伊马替尼片的基本信息介绍

作者:药纷享医学部陶铭谦

浏览:112次

发布时间:2025-04-08

伊马替尼片作为全球首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其化学名称为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吡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胺甲磺酸盐,通过特异性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实现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精准治疗。

该药物的核心作用机制在于阻断费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信号通路。在CML患者中,9号染色体ABL基因与22号染色体BCR基因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的异常蛋白持续激活酪氨酸激酶信号,驱动白血病细胞无限增殖。伊马替尼通过竞争性结合该激酶的ATP结合位点,抑制底物磷酸化过程,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增殖信号,诱导细胞凋亡。对于携带PDGFR或c-Kit基因突变的GIST患者,该药物同样能通过抑制相应酪氨酸激酶活性,发挥抗肿瘤效应。

2025040810303914625

临床应用中,伊马替尼展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对于CML慢性期患者,标准剂量为400mg/日,可实现超过90%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加速期或急变期患者需增至600-800mg/日。GIST患者通常采用400mg/日的维持剂量,对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病例可显著延长生存期。与传统化疗相比,伊马替尼的靶向作用机制大幅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患者耐受性显著提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肿、肌肉痉挛等,多数症状可控且停药后可逆转。

伊马替尼的问世彻底改变了CML的治疗范式,使该疾病从致命性疾病转变为可长期控制的慢性病。其研发历程不仅验证了靶向治疗的理论可行性,更为后续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范式。随着对肿瘤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持续拓展,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领域亦展现出治疗潜力。作为精准医疗的典范,该药物持续推动着肿瘤治疗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演进。

参考资料:https://www.gleevec.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