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德他尼(CAPRELSA)不针对的靶点有哪些?
作者:药纷享医学部陶铭谦
浏览:88次
发布时间:2025-09-26
凡德他尼作为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其药理特征在于它能够同时抑制多个与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其中最核心的是针对RET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活性。然而,在激酶抑制剂药物家族中,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靶点谱”,理解凡德他尼不针对哪些靶点,对于临床医生精准用药、避免无效治疗及管理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凡德他尼并不主要针对在其它类型癌症中常见的驱动基因靶点,例如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ROS原癌基因1(ROS1)。在非小细胞肺癌等领域,存在专门针对ALK或ROS1基因融合的高效抑制剂,但这些通路并非凡德他尼的作用范围。这意味着,对于由ALK或ROS1驱动肿瘤,选择凡德他尼治疗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同样,它也不是一种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抑制剂,该突变在黑色素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疾病中至关重要,其有相应的BRAF抑制剂药物。
其次,凡德他尼的作用谱也不涵盖与细胞代谢异常相关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和2这类新兴靶点。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胆管癌中,IDH1/2突变导致代谢物积累,从而阻碍细胞正常分化,而针对此机制的抑制剂(如艾伏尼布)则代表了一种“分化疗法”。凡德他尼的机制并不涉及这种代谢调控途径。此外,它也不针对c-KIT激酶,该靶点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药物伊马替尼的重要作用靶点之一。
再者,从药物设计的选择性来看,凡德他尼并非一种高度选择性的单一靶点药物。尽管它能抑制多个靶点,但它对某些在特定癌症中非常关键的激酶缺乏强效抑制作用,例如针对BCR-ABL融合基因(慢性髓系白血病的驱动基因)的活性很弱,其作用无法与伊马替尼等药物相比。另外,它也不像某些抑制剂那样专门针对MEK或mTOR等下游信号节点,这些节点是RAS-MAPK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环节,是许多癌症治疗的靶点。
因此,认识凡德他尼的非靶点与了解其靶点同等重要。这种认知有助于将凡德他尼精准定位于其有效的疾病领域——即甲状腺髓样癌(其发病与RET突变高度相关),并理解其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VEGFR)和抑制上皮生长(抑制EGFR)带来的附加效应。在肿瘤治疗日益强调个体化和精准化的今天,明确一种药物的作用边界,是避免误用、合理组合治疗方案以及为患者选择最佳疗法的科学基础。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caprel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