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立帕酶(Cerliponase)药品说明书完整解读:适应症与用药注意事项
作者:药纷享医学部包包
浏览:109次
发布时间:2025-10-21
【药品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舍立帕酶
英文名称:Cerliponase alfa
商品名称:BRINEURA
【适应症】
舍立帕酶是一种人重组酶替代疗法药物,适用于减缓晚发性婴儿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病2型(CLN2,又称TPP1缺乏症)症状性患儿行走能力丧失。CLN2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因TPP1酶缺乏导致神经元内脂褐素沉积,引发进行性视力丧失、癫痫、运动功能衰退及认知障碍。舍立帕酶通过补充缺失的TPP1酶,减缓脑内脂褐素积累,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干预可显著延长患儿独立行走时间。
【用法用量】
1.适用人群:≥3岁的CLN2确诊患儿。
2.给药方式:每1周通过脑室内输注给予300毫克,输注时间约4.5小时。首次给药需在植入脑室引流管(如Ommaya储液囊)后至少5-7天进行,以降低感染风险。
3.剂量调整:根据患儿体重或耐受性调整输注速率,但总剂量保持300毫克不变。若出现严重输注反应(如发热、低血压),需暂停输注并给予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可恢复给药。

【药理作用】
舍立帕酶通过脑室内直接输注,绕过血脑屏障,直接补充CLN2患者缺乏的TPP1酶。该酶可分解神经元内脂褐素前体物质,减少脂褐素沉积,从而保护神经元功能,延缓脑萎缩和运动功能衰退。其作用机制具有高度靶向性,仅针对TPP1酶缺乏的病理环节,对其他类型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效。
【不良反应】
1.常见反应:输注相关反应(如发热、呕吐、易激惹)、头痛、癫痫发作、脑脊液蛋白升高。多数反应为轻中度,可通过预处理(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减慢输注速率缓解。
2.严重反应:脑膜炎、脑室设备感染、低血压。需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移除脑室引流管。
【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舍立帕酶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但输注期间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药物(如苯二氮䓬类),以免掩盖输注反应症状。
【特殊人群用药】
1.儿童:仅适用于≥3岁患儿,3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2.肝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因药物通过脑室内局部作用,不依赖肝肾功能代谢。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适用,因CLN2为儿童期起病疾病,无相关研究数据。
【储存条件】
舍立帕酶需冷藏(2-8℃)保存,不可冷冻。配制后的输注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避免光照和剧烈震动。
【注意事项】
1.输注前准备:确认脑室引流管位置正常,无感染迹象。输注前30分钟给予预处理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苯海拉明)。
2.监测计划:输注期间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输注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输注反应。定期评估运动功能(如行走能力)和脑影像学变化。
3.感染防控: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脑室引流管敷料。出现发热或脑脊液异常时,需排除感染后再恢复给药。
4.患者建议:告知家属输注反应的常见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舍立帕酶作为CLN2的靶向治疗药物,为患儿提供了延缓疾病进展的希望。其使用需严格遵循适应症和操作规范,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神经科、药剂科、护理团队)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