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培利司加来曲唑维持CDK4/6抑制剂治疗PIK3CA突变型HR+晚期乳腺癌的疗效
作者:药纷享医学部陶铭谦
浏览:312次
发布时间:2023-06-08
阿培利司Alpelisib(Piqray)与来曲唑(Femara)联合使用显示出持续的有效性,并且没有新的安全信号作为治疗 PIK3CA-突变激素受体 (HR) 阳性、HER2 阴性晚期乳腺癌,根据正在进行的 2 期 BYLieve 临床试验 (NCT03056755) 中队列 B 的结果。
在中位随访15个月时,阿培利司和来曲唑联合用药导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7个月(n = 126;95%CI,4.5-7.2)。根据当地研究者评估,共有46.1%的患者在6个月时没有疾病进展(n = 53;95%CI,36.8%-55.6%),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来自这些患者的数据,其中许多人在先前的AI[芳香酶抑制剂]以及CDK4 / 6抑制剂和氟维司群上取得进展,表明阿培利司和来曲唑的组合保持疗效,不良反应[AE]可控。因此,对于 PIK3CA-突变,HR阳性晚期乳腺癌,在先前使用CDK4 / 6抑制剂和氟维司群治疗时进展。
CDK4/6 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的组合是目前 HR 阳性、HER2 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然而,当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时,患者会出现疾病进展。在高达 40% 的患者中,内分泌治疗耐药性是PIK3CA获得性突变的结果。
2019 年 5 月,FDA 批准 PI3K 抑制剂阿培利司与氟维司群联合用于治疗患有 HR 阳性、HER2 阴性、PIK3CA 突变、进展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绝经后女性和男性。基于内分泌的治疗方案。
多中心、开放标签、3 队列非比较 BYLieve 研究正在评估阿培利司和内分泌治疗的联合治疗 PIK3CA突变、HR 阳性、HER2 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先前使用 CDK4/ 6抑制剂加内分泌治疗、全身化疗或单纯内分泌治疗。
在队列 A(n = 112)、B(n = 112)和 C(n = 112)中,患者分别每天将接受 300 mg 口服阿培利司加 500 mg 氟维司群、阿培利司加 2.5 mg 来曲唑或阿培利司加 500毫克氟维司群。
在队列 A 和 B 中,患者必须在使用 CDK4/6 抑制剂作为最后一次治疗时取得进展。在队列 C 中,患者必须在 AI 期间或之后取得进展,并接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作为入组前的最后一次既往治疗。
根据当地研究者根据 RECIST v1.1 标准在每个队列中进行的评估,在 6 个月时未发生疾病进展的具有中央确认的PIK3CA肿瘤突变的患者百分比作为研究的主要终点。如果 95% CI 的下限大于 30%,则达到主要终点并且具有临床意义。
队列A的先前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CDK4 / 6抑制剂和AI联合治疗的患者中,阿培利司和氟维司群的组合导致中位PFS为7.3个月(n = 72;95%CI,5.6-8.3),达到研究的主要终点。在中位随访11.7个月时,根据当地研究者评估,50.4%的患者在6个月时没有疾病进展(n = 61;95%CI,41.2%-59.6%)。
在队列 B 中,大多数患者在转移情况下接受了 1 线既往治疗 (57.9%),有继发性内分泌抵抗 (57.9%),并且在既往 AI 后有进展 (81.7%)。
在数据截止时,队列B中92.9%的患者因疾病进展(64.3%;n = 81)、AE(11.1%;n = 14)、医生决定(9.5%;n = 12)、死亡(1.6%;n = 2)、患者或监护人决定(4.8%;n = 6)、方案偏差(0.8%;n = 1)和失访(0.8%;n = 1)而停止治疗(n = 117)。
队列B的其他发现表明,由所有部分缓解组成的总缓解率为15.7%(n = 18;95%CI,9.5%-23.6%)。临床获益率为32.2%(n = 37;95%CI,23.8%-41.5%)。与队列A相比,队列B的肿瘤大小也显示出相似的减少。具体而言,队列B的最佳百分比变化比基线减少66.3%,队列A减少70.1%。与基线相比,最佳百分比变化的增加或零变化分别为24.4%和26.4%。
关于治疗暴露和剂量调整,阿培利司和来曲唑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分别为4.0个月和4.2个月(n = 126)。阿培利司的中位相对剂量强度(RDI)为87.6%。此外,48.4%的患者RDI大于90%,25.4%的患者RDI在75%至90%之间。
在安全性方面,30.2%的患者发生严重3级或更高AE(SAEs)(n=38);13.5%与治疗相关(n = 17)。致死性SAE发生在1.6%的患者中(n = 2)。导致停药或剂量调整或中断的 3 级或更高 AE 分别发生在 8.7% (n = 11) 和 54.8% (n = 69) 的患者中。
实验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腹泻(所有级别,67.5%;≥3级,4.0%),高血糖(所有级别,63.5%;≥3级,25.4%),恶心(所有级别,54.8%;≥3级,2.4%),皮疹(所有级别,31.0%;≥3级,9.5%),斑丘疹皮疹(所有级别,16.7%;≥3级,7.9%),疲劳(所有级别,31.0%;≥3级,4.0%),食欲下降(所有级别,44.4%;≥3级,0.8%),口腔炎(所有级别,34.1%;≥3级,0.8%),呕吐(所有级别, 24.6%;≥3级,0.8%)和虚弱(全级,21.4%;≥3级,4.0%)。至少 2 例患者报告的其他 3 级或更高 AE 包括高血压 (5.6%)、腹痛 (4.8%)、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 (3.2%) 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呼吸困难、头痛和体重减轻(各 1.6%)。高血糖是剂量中断或调整的最常见原因,见于36例患者(28.6%),其次是腹泻和皮疹(各占10.3%)。导致治疗中断的不良事件包括皮疹(3.2%;包括斑丘疹)、疲劳和腹泻(各2.4%)、高血糖、荨麻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恶心、肺炎、口腔炎、下腹痛、急性肾损伤、食欲下降、一般身体健康状况恶化、超敏反应、脂肪酶升高、外周水肿、晕厥和口渴(各0.8%)。
皮疹是特别感兴趣的AE,发生在49.2%的患者中(n = 62)。在皮疹发作前接受抗组胺药治疗的患者中(n=30),33.3%的患者有1/2级皮疹,20.0%的患者有3/4级皮疹,46.7%的患者没有皮疹。在皮疹后接受抗组胺药治疗或在皮疹前未接受抗组胺药的患者中(n=96),29.2%的患者有1/2级皮疹,18.8%的患者有3/4级皮疹,52.1%的患者没有皮疹。